四.【缜略篇】 缜略:三国杀中sp贾诩的技能,因为贾诩一生缜密周略,算无遗策,故而其技能为缜略。 而我觉得贾诩在辅佐张绣时是他作为谋士将自己的才能展露的淋漓尽致的时期,这么说吧我觉得张绣贾诩更像好基友,一起打拼一起共享苦乐。 可以说贾诩与张绣的关系最好,早在长安时,张绣就有意将贾诩拉拢至帐下,一俟贾诩秘密来投,立刻便对他言听计从,甚至张绣用儿孙对长辈的礼节对待贾诩。
张绣 提到张绣贾诩就不能不提到曹操,而提到曹操和张绣贾诩就不能不说一段香艳又凄惨的故事。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部队到达淯水,张绣率众投降。一向热爱人妻少妇的曹操马上接了张绣的从父张济的遗孀邹夫人到自己帐中服侍自己 ,这邹氏可是一个美人服侍的曹操可以说是芙蓉帐暖度chūn xiāo,chūn xiāo苦短日高起。PS:我觉得三国杀里面最漂亮的女性皮肤就是邹氏的了
邹氏 张绣因此怀恨曹操。毕竟自己投奔曹操是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结果曹操来这么一出荒唐之事,自己在曹操眼里有什么地位! 于是张绣偷袭曹操,曹操战败,长子曹昂,zhí zi曹安民被杀,猛将典韦战死,输的凄惨至极。 而这件大事作为张绣手下第一谋士的贾诩想必也是出力不少,这就是曹操对贾诩的第一次失败。
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南征张绣,包围张绣据守的穰城。不久,曹操闻袁绍欲趁虚袭取许都,便立即从穰城撤退。张绣率兵尾随追击,刘表也派荆州军占据安众,切断曹军退路,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曹操出奇兵大败张、刘联军。曹军获胜后,速行北撤。张绣qīn zì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追必败。”张绣不听,强行追击,结果被曹操qīn zì断后击败。然而贾诩这时又对张绣说:“赶快再追,一定会获胜。”张绣说:“不听你的建议才落到这种地步,现在已经败了,为何要再追?”贾诩说:“形势已经起了变化,赶快去追准能获利。”张绣听从贾诩建议,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
得胜后,张绣问贾诩请教是怎么回事,贾诩解释说:“曹军虽然刚撤,但曹公必然qīn zì殿后,我们的追兵虽精,但将领比不过他们,他们的士兵还很有士气,所以我知道将军你必败。曹操之所以还未尽力就已撤兵,一定是后方出了事,所以击破将军的追兵后,一定会全力撤退,留别人断后,他留的将领虽厉害,却比不上将军,所以我知道将军用败兵也能取胜。” 曹操再次败在了贾诩的智谋之下。
到了建安四年(199年),当曹操和袁绍两大军阀矛盾激化之时,在曹、袁两只巨螯的钳制下,暴露在外的弱小军阀张绣是投kào袁绍还是曹操,成了张绣贾诩迫在眉睫之事。 恰逢袁绍派人去请张绣,并表达了想联合对付曹操的意图。当时,袁绍的兵力强于曹操,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而且,在此之前,张绣与曹操已结下深仇,不投kào袁绍还能投kào谁呢?于是张绣打算接受袁绍的邀请,共同抗曹。结果贾诩却以疾言厉色之态,对袁绍使者痛加训斥:"替我谢谢袁本初的好意,再转达这样一句话:一个连自家兄弟袁术都不能相容的人,不可能成就大事。张将军敬谢不敏!" 张绣很崩溃啊,这不是把自家的路全部堵死吗? ,而贾诩却是准确地指出袁绍不能容人,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
于是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率众归顺曹操。张绣到达后,曹操牵着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 ,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并且还qīn zì接见贾诩,执其手说:“使我的信誉扬于天下的人,是你啊!”正如贾诩所料,他和张绣都得到了曹操重用,既为基友张绣谋划了荣华富贵之路,也为自己提供了日后更广阔的大舞台。这说明了贾诩是个有大智慧的谋士,他看到了曹操称霸天下、统一海内之志的雄心,他对人心的准确把握又一次替他做了正确的一次抉择。 这里再说下张绣和曹操,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曹操,面对曾经杀死自己的儿子﹑zhí zi﹑爱将乃至差点自己也被杀死的仇人,光是能够接纳他,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更别说重用他,并且让自己儿子去娶仇人的女儿! 就这一点,自叹弗如啊!只能说曹操不愧是一代雄主,实在是让人佩服不已。 而张绣也感恩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力战有功,升为破羌将军,并且跟随曹操在南皮击破袁谭,直到跟随曹操去柳城征讨乌桓,还没有到达就死了。 死后被谥为定侯,儿子张泉继嗣。
五.【拥嫡篇】 拥嫡:同样是三国杀中sp贾诩的技能,这个技能的历史典故是来源于贾诩帮助曹丕获取继承权的故事。
建安末年,曹丕和曹植为争夺继承权较劲,两人各有一股势力。但是曹植很有才华,深得曹操喜爱,急得曹丕向已经韬光养晦的贾诩寻求获胜的办法。 结果贾诩却说:"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养,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 这话说的就好像老师从小跟你说,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孝顺父母一样,这在一般人眼里的废话却是贾诩针对曹丕的一些弱点,告诉他不要老想着出头,别弄巧成拙的金玉良言。这让曹丕不断磨砺自己、刻苦学习,逐渐获得了父亲曹操的认可。 另外就是在曹操询问继承人问题时,贾诩故意不答。曹操奇怪的问贾诩为什么不说话,此时贾诩才说道:“我只是突然想起了两个人。”“谁?”“袁绍和刘表,"曹操听后哈哈大笑。贾诩貌似漫不经心的回答,对曹丕继承大统乃至曹魏政权的最终确立,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因为当初袁绍、刘表正因为没有妥善处理好继承权问题,都是废长立幼而非拥嫡长,死后遂使得兄弟阋墙。贾诩示曹操以前车之鉴,终于使曹操下定决心立曹丕为太子。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我也说一句